热门信息  
 
首页 > 调查研究
凝心聚力做事 用心用情育人
发布日期:2020-12-29 12:25:55  作者: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心下一代工作是社会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民族未来的根本大事。作为基层学校,更要承担起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神圣使命。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市、局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坚持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一、明确目标,夯实责任,为关工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1、建立机构,制定落实方案要求。根据省、市和教育系统关工委的统一部署,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学校关工小组研究制定了《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三年基层工作年活动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始终坚持“建立两个机构,落实一个目标”的做法,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任副组长,一名退休老同志任常务副组长,两个机构通力合作,对教育目标一致性达到共识。学校关工小组领导班子得力,组织机构健全,“五老”人员及时入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关工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相结合,新一轮“三年基层工作年”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并取得明显成效。

  2、明确方向,确定工作目标。我校关工工作总体目标:坚持家、校、社协同育人,从“思想、学习、生活”三个领域,着重培育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珍爱生命、健康生活”六种能力。

  3、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首先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抓,做到认识、领导、支持、实施四到位,把关工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程。其次是德育校长具体抓,协调政教、团委、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部门推进落实。第三建立“五老”队伍,挖潜社会资源,加强家校共育,协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立足校本,用好读本,构建品德教育课程体系

  1、依托读本,开展“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中关工委为学生们定制的“中华魂”青年读本,从“中华美德颂”到“科技托起强国梦”,每一期的内容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是培植学生爱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每年学校读书节期间,都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引领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立足校本,构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课程体系。作为国家重点课题“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行动研究”的实验学校,我校确立了在高中教学实践中传承“知书达理、修身行道”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向,编写了校本教材,开设了校本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校教育有了蓝本。校本教材由“三篇”、“九维”、“七部”组成。“三篇”指全书共分三个递进式篇章。“九维”指全书三个篇章,每篇包含三个维度。“七部”指全书三个篇章,每篇又包含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尊重感恩”之礼、“明德修身”之礼、“弘毅行道”之礼 。目前,课题实施稳步推进,2017--2018年度我校通过“秋实杯”教育教学研讨会,面向全市和周边兄弟学校做了展示汇报。我校阶段性成果论文《让礼仪之光照亮育人之路》在《教育家》期刊上发表。在佳木斯市教育研究院举办的《基础教育地方和校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研究》成果推广研讨会上,我校杨丹老师的《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得到省教师发展学院金春兰教授的高度评价。

  3、启迪学生,科学规划人生。我校2017年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由德育副校长牵头,组建生涯家族团队,目前有10位核心成员,这里面有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两个研究生和一个本科生),有管理经验丰富的学年领导,还有功底深厚的班科任教师。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派骨干出去参加培训和学习,目前团队已经有四位考取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有七位获得了生涯规划师证书。二是依托学生发展中心开展启真班培训活动和家长学校培训活动,目的是让班主任能够成为心理教育和生涯教育的助力,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优化亲子关系。三是开好生涯课和心理课,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和规划自我。四是引进平台,做好学生心理测评和生涯测评,建立三级关注机制(校级、年级、班级),筑起学生心理安全的防火墙。

  三、家校社共建,协同育人,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学校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挖潜社会资源,重视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水平,推动关工工作创新发展。

  1、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家长委员会分校级、年级和班级三个层面,定期例会,从家长视角反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并适度参加学校管理(如晚自习管理)。成立了家校共育理论研究群,不断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水平,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组织教师向家长宣传家教理论,讲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2、开展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每个学年度拿出一周的时间,邀请家长代表到校听课观摩、参加活动,召开座谈会聆听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有效的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开展家校手牵手活动。寒暑假家访是教育局规定动作,也是学校的常态化工作。这项工作拉近了家校距离,促进了家校互信,让干部党员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原生环境,尤其是对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和留守家庭学生做到应访尽访。

  4、关注关爱贫困学生。通过家访和社区协助配合,我们准确掌握了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为低保家庭学生建档立卡,2020年有1220人次贫困学生得到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达122万元。疫情期间,很多家庭因疫致贫,我校通过“春苗”爱助基金,号召在校教师捐款3万余元,20余名特困学生得到帮助。

  5、依托社会资源共建共育。我校先后与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佳木斯儿童福利院、110指挥中心、水资源办、前进区消防局、佳木斯市强戒所、桥南社区结为共建单位,依托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青骄课堂、学宪法讲宪法、科学家进校园、国防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开展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尤其是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努力推进特色教研组建设,强化课堂管理,研究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近三年高考成绩连年攀升,尤其是2020年刷新记录,理科最高571分,文科最高519分,一批次进段34人,二批次进段432人,特长生进段121人,本科上线率超过76%,让中考排名全市2500名以后的学生实现了大学梦。学校艺体办学特色凸显,田径、速滑、排球、篮球、足球运动队在省、市比赛中斩获佳绩,美术特长班在今年全国艺考中成绩优异。学校也被评为全省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